廣東中山十景之一的"菊城金瓣",其實是中山市小欖鎮(zhèn)的美稱。小欖鎮(zhèn)的群眾酷愛種養(yǎng)菊花已有幾百年歷史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花圃亭園。陽臺樓頂,以至街頭巷尾,都有數(shù)不清品種名目的菊花種養(yǎng)。每到金秋季節(jié),七彩紛呈的菊花到處盛放,生意盎然。而金黃色的菊花更成主色調,形成名副其實的菊城金瓣。
線路分類: [城市風光]
景點地點: 國內 廣東省 中山市
本站推薦:
菊城金瓣
簡介
廣東中山十景之一的"菊城金瓣",其實是中山市小欖鎮(zhèn)的美稱。小欖鎮(zhèn)的群眾酷愛種養(yǎng)菊花已有幾百年歷史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花圃亭園。陽臺樓頂,以至街頭巷尾,都有數(shù)不清品種名目的菊花種養(yǎng)。每到金秋季節(jié),七彩紛呈的菊花到處盛放,生意盎然。而金黃色的菊花更成主色調,形成名副其實的菊城金瓣。
詳細
傳說
小欖鎮(zhèn)有"菊城金瓣"美譽,原來有個哀艷動人的故事。相傳南宋咸淳年間,有一名姓蘇的妃子為了追求婚姻的幸福,冒死逃出皇宮南下,藏匿在廣東南雄珠璣巷。宋度宗派出官兵搜捕,沿途濫殺無辜。當時珠璣巷居住著大批因躲避戰(zhàn)亂而南逃的士族商賈,聞訊又繼續(xù)南遷,來到香山縣(現(xiàn)中山市)小欖時??匆婞S菊遍野,土地肥沃,氣候溫和,他們愛上這些菊花和這個地方,于是在此定居下來,墾荒生息,而愛菊種菊亦蔚然成風。
歷史
清朝嘉慶十九年(1814年)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小欖人為紀念祖先開村,由當?shù)厥?多個菊社聯(lián)合舉辦了首屆菊花會,還商定每一個甲子(六十年)便舉行菊花盛會,特別是1994年的菊花會,陣容鼎盛,參展菊花達50多萬盆,品種1500多個,屏期17天,吸引了近800萬中外游客來參觀,起到了以菊開路,以菊會友,讓世界了解小欖,推動小欖經(jīng)濟起飛的良好效果。能有機會在六十年一屆的菊花盛上來小欖游覽當然最好,但畢竟人一生能碰到這機會不多,但不要失望,這里每年金秋季節(jié)的十至十一月,也會在公園和主要大道舉行一次小型菊展的,說是小型,但也有十萬盆左右和上千種菊花品種。還有,這個時候,不僅可欣賞到千姿百態(tài)的名菊,還可吃到當?shù)靥禺a(chǎn)菊花宴的菊花名菜和菊花魚球、菊花糕、菊花肉以及菊花釀成的菊花酒,讓人大飽眼福和口福
城鄉(xiāng)環(huán)境
如果有興趣,還可參觀這里日新月異的城鄉(xiāng)建設,單是1994年投資26億元所建成的新城區(qū)等112項工程,就可看到他們的氣魄,不愧能戴上"中國鄉(xiāng)鎮(zhèn)之星"、"全國投資環(huán)境百佳鎮(zhèn)"、"全國衛(wèi)生鎮(zhèn)區(qū)"、"廣東省文明鎮(zhèn)"等桂冠。這里還有明代的雙美橋、明代的梅花清泉井、廣東何族始祖仆射何公祠、人民公園、革命烈士陵園等名勝景點,都值得去一游的。
菊展歷史
歷史傳說
相傳在南宋咸淳年間,失勢的皇貴妃胡妃(另一說為蘇妃)逃出皇宮,隱居在廣州府的南雄珠璣巷。后來消息走漏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咸淳九年(公元1273年),當時的皇帝度宗為追究此案,揚言要屠村滅口,于是發(fā)生南雄珠璣巷居民避禍南遷之役。咸淳十年甲戌(公元1274年)珠璣巷有部份難民逃至今小欖一帶,時值秋高氣爽,漁民見這里土地肥沃,氣候溫和,黃菊遍野,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福地,于是在這片黃花盛開的地方開村墾荒,建立家園,逐漸繁衍。從此,小欖人便與菊與花結下不解之緣。因為這段歷史,菊花在小欖成為一種圖騰,一種象征。
小欖菊花文化的醞釀
自宋被元入主后,戰(zhàn)亂頻繁。及元至明代,民困稍蘇。名門望族者,應試科舉,踏上仕宦官途。榮為故里者,多建府第辟園囿,以養(yǎng)花藝菊為樂。到了明代,小欖藝菊之風已盛,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。據(jù)當時在南京城朝廷任禮戶兩部尚書的小欖人李孫宸所撰之《兩欖風景地勢圖說》文,已有“五松六路三丫水,一洞梅花十二橋,歲歲菊花看不盡,詩壇酌酒賞花村”的贊美之句,足以說明那時的小欖人已好藝菊,每年菊花盛放之時,聚集三五知已,酌酒賞花,籍此遣興已成習慣。至清軍入關,烽火又復四起,小欖亦難逃厄運,民不聊生。清康熙年間,社會逐漸穩(wěn)定,小欖民間的菊藝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,在栽培上對菊花的整形摘心,養(yǎng)護管理等有了一套系統(tǒng)經(jīng)驗。此時已開始從上海、江南等地引入新種,使品種花色增多,鄉(xiāng)中一些紳商官吏之家,閑情逸致之士,則效法陶潛寄懷東籬,藝菊之風業(yè)更盛于昔。此時,小欖已得稱“小柴桑”之美譽。
菊花會前身
清乾隆元年丙辰(1736年)欖鄉(xiāng)有一賽菊之舉。是年霜降以后,鄉(xiāng)內李姓和何姓祠堂前蓋搭花棚,置菊場,列名花,各姓氏中的文人雅士為菊花取名吟詩作對,品評吟詠,推魁首,別等第,按序頒獎。評菊以“三不”為標準,即不脫裙(葉)、不交枝、不跪腳。立菊技藝已為運用,以“三丫六頂”為式,品種則以“一捧雪”為極。試畢則分別次第獎給紗、緞巾、扇等物品。此即所謂的“菊試”(據(jù)清道光年間《香山縣志》載,菊試就是在菊花“盛開時,集鄉(xiāng)人所植名種,設賞格,評高下”)。品菊試期間,還請戲班在花場內的戲棚演戲,非常熱鬧。清乾隆五年(1740年)后,“一捧雪”幾瀕失傳,而菊試亦不復舉行,繼而以各姓氏宗族為主,與廟宇、坊社結成各“菊社”。去評試之習,步前賢“以文會友”之遺風,每過重陽,移佳菊于社所,“聯(lián)二三知己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傾樽籬下,索句花前”(見《香山縣志》)。關于菊社,清代小欖人何大佐(字章民,號力齋,為明末名宦何吾騶之孫)在《欖屑》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述:“菊社者,不先期而檄,不分幣以酬,與菊試不同,惟集裁菊同志友,將所有之佳妨,移至社所,星羅棋布,爐香屏畫,晨夕相對,或飲酒賦詩,或按樂度勻曲,其興轉劇,夜則燈燭輝煌,至曉方滅,觀者忘倦,遠客騷人逸士,每至菊節(jié),常拿舟而至,題詠甚多。散社后,有索花為贈者,滿船載而去。”之后會無常期,或十載或二十載舉行而不定。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(1782年),各姓菊社聯(lián)合首辦十年一屆的“黃華會”,將原日之菊社變作菊會參展之小團體,據(jù)《香山縣志》,是屆乃小欖菊花會之“初會”。當時欖鄉(xiāng)各姓俱有擺設,各姓菊場不僅搭架擺菊,而且廣搭花臺、花樓、花橋,還演戲助興,僅演戲就有十余臺。夜間則張燈結彩,通宵達旦,參觀者甚眾。當時的香山縣令彭竹林曾為小欖菊會給予“欖市花期韻欲仙”贊譽。
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再會,第二屆“黃華會”規(guī)模比初會更大。
甲戌菊花大會
清嘉慶十八年癸酉(1813年),是年黃華會之會眾,以祖輩自南雄珠璣巷來小欖時為甲戌之年,而明年正值甲戌,倡以黃華會擴大活動,集十姓菊社在全鄉(xiāng)舉行。因而嘉慶十九年甲戌(1814年)為紀念開村而舉辦首屆菊花大會,并定以后逢甲戌年為小欖菊花大會之期,即距一甲子(六十年)為一屆。這便是流傳至今的小欖“甲戌菊花大會”。是屆,大小二欖,菊社花市,星羅棋布,三千花圃,十二瓊樓,舟楫穿梭,人流簇金。據(jù)當年《菊經(jīng)答記》記載:“自欖之東評海面,一路漂回至海洲,錦帆畫槳;絡繹不絕,客試推蓬露頂一觀,絕十二瓊樓,宛人天外,而乘航至者,真似海島浮山來赴餐英會也。”《香山縣志》亦云:“四方來觀一次,雖農夫收豎,從芳酸中行亦旋改其面目。”所列者佳菊72名種。清同治十三年甲戌(1874年),人們依例舉行第二屆小欖菊甲戌花大會。當年菊會,由何、李、麥三大宗族聯(lián)合組成,規(guī)模比上屆更大。適值同治皇帝崩,借口國喪,禁止鼓樂,無梨園助興。為增加熱鬧氣氛,大會于九九重陽,集各地文人雅士,舉辦大型“斗菊筵”,開筵征詩,以壯其盛。 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,亦按六十年一屆舉辦第三屆小欖甲戌菊花大會。當時,正值日寇侵略,東北淪陷,國難當前,且農村不景,經(jīng)濟蕭條,曾擬停辦。但鄉(xiāng)人多認為盛會難逢,仍群策群力,最后如期舉行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此次,在全鎮(zhèn)分東西南北中五區(qū)同時展出,花街柳巷,群卉紛陳。各氏族以及各坊、廟、社等共有花棚廿四、花樓花街各十二、景棚花橋各八處、花塔六座、菊藝場九、戲棚十一;還專門開辟了一個省港小欖同鄉(xiāng)會游藝場、老人健康比賽、征詩征聯(lián)、農業(yè)展覽、日夜“水色”、“魚燈”游行等。遠近而來參觀者達百萬眾,無不交口贊賞。因而有“人生能閱歷兩屆,誠屬難能可貴”之說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之菊會
新中國成立后,人們認為菊花會要六十年一屆實在為時太久,于是改為十年一屆。1959年,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之建成,小欖舉辦共和國成立后首屆菊會。省內外一些報刊連日大篇幅報道了菊會盛況,譽小欖為“菊城”,自此“菊城”之稱就廣為流傳。共和國后第二屆菊花會因十年動亂未能于1969年如期舉行,后改于1973年舉行。此屆規(guī)模較少,少有傳統(tǒng)名菊參展。但小欖人發(fā)揮創(chuàng)新精神,大立菊之基礎上,首創(chuàng)各種造型菊藝,以立體與浮塑砌作藝術形式,塑造出飛禽走獸及蟲魚、人物造型數(shù)十款。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當然少不了政治插曲。菊砌精品“天女散花”,遭極左思潮者誣為“復舊”,橫加斥責。幸在展出前夕,經(jīng)當時省長陳郁看后,熱情支持,始如期展出。此次花展,據(jù)入場統(tǒng)計,突破一百萬人次,創(chuàng)往屆最高紀錄。1979年舉辦之菊會,花場跨大小二欖,仿擬傳統(tǒng)景色五十處。當時有中央級、省級以及香港的傳媒到小欖采訪播導此次盛會。小欖人熱情接待海外人士,乃“黃華傳友誼,盛會敘鄉(xiāng)情”,乘著改革之風的菊花會,為小欖在新時期騰飛揭開序幕。1989年,鎮(zhèn)上正處在城鎮(zhèn)建設高潮中,菊會未作擴大活動,只按往常一年之“秋菊欣賞”形式展出,亦有一些創(chuàng)新內容。
第四屆甲戌菊花大會
1994年,正是小欖傳統(tǒng)的第四屆甲戌菊花盛會之期,為承先啟后,順應民意,1992年2月小欖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作出了決議,決定以三年時間籌備,把1994年第四屆菊花大會辦成以菊花為主題的大型文化藝術節(jié)。此次盛會,分三個展區(qū)、四個展場、五條馬路、景點 198個,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,展出各種菊花82萬多盆,菊花品種1568個。在展出的704盆大立菊中,單株著花1027朵(18圈)以上的有113盆。而其中兩盆大立菊王分別是43圈的“白牡丹”(品種名),單株著花5677朵和42圈的“綠衣紅裳”(品種名)單株花5419朵,均刷新了基尼斯世界大立菊單株著花數(shù)的最高記錄。初大立菊技術外,值得一提的還有造型菊嫁接技藝與菊花吊扎技藝。本屆菊會之嫁接菊有分層塔形“高接菊”,以一株嫁接多個品種,每品種一層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成塔狀,一般為8-10層。有老莖蒼勁的嫁接盆景菊(樁菊)。此外,有四盆半球型嫁接菊,每盆單株嫁接60個菊花品種,并以大立菊扎形方式成五圈,花91朵,60個品種喻意小欖菊花大會60年一屆。一株菊花嫁接60個品種而開放一致,可堪稱菊藝中之珍品。本屆菊會展出的菊花吊扎造型,既有傳統(tǒng)的平面文字,圖案表扎及菊壁(斜面模紋壁),亦有集電動、燈光、聲響于菊藝的立體藝術景組,既有精致的人物、龍、鳳等扎作,亦有粗獷的色映菊砌組合。整個菊會,共展出菊扎、菊砌題材造型景點134組。 此次盛會吸引了國內和來自23個國家、地區(qū)的游客600多萬人次。2004年11月,小欖鎮(zhèn)舉辦了(甲申)菊花文化藝術欣賞會,以“魅力小欖,展示菊藝新風采”為主題,在布展和菊藝上都有新的突破,最大的一棵單株立菊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。菊會期間,國家文化部授予小欖“中國民間藝術(菊花文化)之鄉(xiāng)”稱號。2006年5月,“小欖菊花會”成為小欖人不畏艱苦、勤勞勇敢、拼博奮斗的精神動力,更成為現(xiàn)代小欖人把握先機、開拓各項輝煌事業(yè)的原創(chuàng)生命力。2007年11月,小欖鎮(zhèn)將舉辦“第九界中國(中山小欖)菊花展覽會”,進一步弘揚和發(fā)展傳統(tǒng)的菊花文化藝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