豹竹澗豹竹澗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城北3公里梨溝村,為平度古八景之一。村北蓮花盆山如一巨龍盤曲而臥,形成一頸長口細腹大的葫蘆谷,谷底遍布豹竹,故得名。谷之盡頭有一石砌墻,墻垣下開一3.5米高門洞,上書“瑤臺”,山澗小溪即自洞中流出,據(jù)考證,此為明代所建。山之西坡有一洞,傳說老子曾隱居于此,故明代刻有“仙洞”二字,山澗之南側(cè)有許多徐福遺跡,距此澗不遠處有徐福村,村名最早出現(xiàn)在漢代,據(jù)專家考證為徐福故里,現(xiàn)村旁常有漢代磚瓦出土,山側(cè)有一山泉,傳為徐福常在此飲水,故稱“徐福圣泉”。
線路分類: [道教福地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山東省 青島市
本站推薦:
豹竹澗
豹竹澗豹竹澗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城北3公里梨溝村,為平度古八景之一。村北蓮花盆山如一巨龍盤曲而臥,形成一頸長口細腹大的葫蘆谷,谷底遍布豹竹,故得名。谷之盡頭有一石砌墻,墻垣下開一3.5米高門洞,上書“瑤臺”,山澗小溪即自洞中流出,據(jù)考證,此為明代所建。山之西坡有一洞,傳說老子曾隱居于此,故明代刻有“仙洞”二字,山澗之南側(cè)有許多徐福遺跡,距此澗不遠處有徐福村,村名最早出現(xiàn)在漢代,據(jù)專家考證為徐福故里,現(xiàn)村旁常有漢代磚瓦出土,山側(cè)有一山泉,傳為徐福常在此飲水,故稱“徐福圣泉”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
云臺旁有唐代開元二年(公元714年)始建的古云臺觀,千載以來一直是平度(唐、宋、金、元時稱膠水縣)最有名氣道觀。明清人的不少詩里,都說觀內(nèi)有茂密的翠竹。
但為何稱“豹竹”則說法不一。毛宗魯詩“隱霧數(shù)層傍林館,新梢粉褪豹紋斑”,是說這里的竹子上有狀如豹子身上的斑紋似的斑點。官賢詩“風簫響處秋風動,豹竹空余月夜回”,也直接稱這里的竹子為“豹竹”??稍谇宄豕倬腹驳脑娎飬s說“旁蹲奇石多如虎,莫怪漪漪似蔚文”,則又似乎認為叢竹旁的奇石狀如虎豹,才是“豹竹”名字的來源。清乾隆時知州陳時賢又有新解,“枝舒宛起棱棱爪,叢伏渾生炳炳斑”,認為竹枝就象豹子的爪,整體的叢竹看上去就象豹子滿身的斑紋。究竟哪種解釋符合“豹竹”命名的本義或最為切當,成了無法統(tǒng)一的懸案,需由游客自己體會細品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
此地為道教勝地,道教故事稱其祖師張道陵曾與弟子們在云臺山練丹。這里以“云臺”為磐石名,為道觀名,命義恰切,極具匠心。許多舊日詩文都說云臺觀四近多霧。而霧中叢竹隱伏于山澗奇石中,自會構(gòu)成奇異景觀。“豹竹云臺”之名既文雅,又包含著諸多的神秘和朦朧。
豹竹澗內(nèi),水豐草茂,石異松奇,千年道觀古木參天。蜿蜒溪間,多飛瀑流泉。仿佛山川的靈秀都匯到了這一山澗。云臺觀建筑雄偉而秀雅,在蒼翠的古樹之下,微微現(xiàn)出高大殿宇的飛檐,壯麗的高閣,橫跨在迂回曲折的溪流上。清初膠州文士張謙宜有“樹杪涌飛甍,閣跨溪澗曲”之句,便是云臺觀王母閣獨具建筑特色的最好見證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
歷史傳說
云臺觀的住持道長們“羽化登仙”之后,葬在附近的山坡上,墓葬點散在青山綠水之間,形成了道教墓地獨有的風格,與大澤山的佛教墓塔迥然不同而各臻其妙。明嘉靖年間的“李真人”是一位名重當時的“黃冠”,被稱為“仙人”,他的墓葬格外高大。傳說萬歷后期吏部尚書掖縣人趙煥來游山時,對云臺觀中的一切都十分熟悉,因為他就是李真人轉(zhuǎn)世。這類充滿神奇情味的故事,更給豹竹澗增加了許多神秘誘人的色彩。
詩歌描寫
有詩這樣描繪云臺:
滿山風雨響空谷,兩岸蕭蕭多豹竹。
云影竹影相映輝,從此山光不嫌禿。
我聞媧皇曾補天,石煉五色成云煙。
補天剩得石一片,委作云臺倚山巔。
臺上石氣應(yīng)星躔,臺下螭蟠蛟龍眠。
蛟龍噴薄氣紛郁,即離變化象萬千。
變化無端資靈根,闔辟陰陽風乾坤。
元氣渾淪靈氣通,風云雷雨任吐吞。
有時煙收雨初霽,窈窕西山兩螺髻。
螺髻雙雙蛾眉低,恍惚夢中巫山里。
此山不許愚公移,此石不許秦鞭捶。
安得彼公攜歸來,袖中東海煙云起。